企业招聘外国人相关法规及注意事项

2019-11-23 09:19 评论 0 条

企业招聘外国人相关法规及注意事项

 

中国自1986年推出《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后,签证政策鲜有更改;而仅2013年我国就相继颁布了两部至关重要的法律: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的《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以及2013年9月1日起施行的《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体现了在新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下,我国出入境管理立法对新的现实需求所作出的及时回应。新《条例》是我国在出入境管理立法领域的一次创新的探索,不仅体现在其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还有更具服务性和人性化的政策,更透明公开的外国人信息等等。

 

而具体到外国人就业方面,社会保险以及个人所得税的缴交则是绕不开的话题。由于其与客观现实情况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瞬息万变地在发展,此领域更加需要我国立法对新的现实需求和问题灵活作出调整。本文将介绍新《条例》的主要变化和改善,以及我国对在华外国人征缴社会保险以及个人所得税的现行规定进行简要分析

 

一、 新《条例》的亮点

 

1. 签证种类由八类变为十二类

 

根据外国人申请入境事由的不同,我国原将普通签证分成八类:D字、Z字、X字、F字、L字、G字、C字、J字,其对应的事由分别是定居、工作、学习、访问、旅游、过境、乘务、记者,取入境事由中文拼音首字母来标注签证种类。

 

这种分类的缺陷在于,F类(访问)和L类(旅游)会涵盖多种入境事由,探亲、旅游以及处理私人事务的人员都会持L类签证入境,造成签证种类与入境事由的对应性不强,会对外国人入境后的管理和服务带来困扰。《新条例》将现行F字、L字签证进行了拆分,增加了Q类(探亲)、R类(人才)、M类(商贸)和S类(因私),使得签证类别能够准确地反应出外国人入境的事由,便于对入境外国人实行精细化管理,而增设的几种签证类型也迎合了我国实践中的需求。

 

2. 聘用外国人工作的单位有报告义务

新《条例》还规定了聘用外国人工作或者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单位的报告义务,规定:外国人离职或者变更工作地域、招收的留学生因为毕业等原因离开原招收单位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报告。对此,《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同样规定了被聘用的外国人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被解除后,该用人单位应及时报告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交还该外国人的就业证和居留证件,并到公安机关办理出境手续。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外国人的管理,新《条例》还规定了以下情形用人单位应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报告:聘用的外国人、招收的外国留学生违反出境入境管理规定的;聘用的外国人、招收的外国留学生出现死亡、失踪等情形的。

 

二、 外国人社会保险的缴交

 

1. 我国对外国人缴交社会保险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适用范围

 

2011年7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社会保险法》”)实施,2011年9月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对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在中国参加社保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其中,《暂行办法》第二条定义了何为“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1】,根据该定义,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籍自营职业者并未被包括在内,因此,我们认为外籍自营职业者目前并没有参加中国社会保险的义务。

 

2. 外国人可缴纳的险种以及现实冲突

 

《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外国人与境外雇主订立雇用合同后在境内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工作的,应当参加五险,由境内工作单位和本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2】但若按照此条规定强制征收五险可能会带来双重征收的问题,因为在实践中许多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都已经参加由其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商业保险,或者已在本国缴纳同种类险种。

 

除了双重征收的问题,由于现实中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与中国籍职工的客观情况不尽相同,难以对其按照中国籍职工的标准提供社会保险待遇。比如说,在医疗保险待遇方面,中国医疗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此外,沟通问题也有可能影响甚至延误治疗,考虑到这些因素,许多外籍员工会倾向于选择在本国就医,或者在中国的某些并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的医疗机构就医,为了使外籍员工能够真正享受到中国医保,我们可能需要对医保报销范围作出一定调整。而在失业保险待遇方面,由于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国人失业后将注销其就业证及居留证件,难以在中国境内长期合法居留以寻找新的工作,因此实际上外国人很难比照中国籍职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三、 在华外国人个人所得税的缴交

 

1. 在华外国人需缴交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个人应当就从中国境内和境外所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3】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外国人,应就中国境内和境外所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外国人,根据其在中国境内居住时间的不同,要承担的纳税义务也有所不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义务问题的通知》,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或在我国对外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规定的期间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183日的外国人,就其境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申报个人所得税,由中国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该雇主的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免于申报;若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90日,或在我国对外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规定的期间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183日但不满一年,应就在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中国境外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除担任中国境内企业董事、高管的情形以外,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而不超过五年的外国人,其在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应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临时离境工作【4】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仅就由中国境内企业支付的部分申报纳税;在中国境内居住超过五年的外国人,应就所有在境内和境外企业的取得的个人所得申报纳税。

 

2. 在华外国人缴纳个人所得税可以减除费用

 

考虑到在华就业外国人群体的特殊性,《税法》规定外国人个人所得税的缴交可以给予一定的减免。【5】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进一步规定:“《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3500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数额的费用。”【6】

 

综上所述,外国人在华缴纳个人所得税应总共减除4800元再开始计算。至于该附加减除费用的适用对象,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包括:一、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二、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三、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人员。

 

3. 外籍个人取得有关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除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方面的特殊规定,我国还规定了外籍个人取得以下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包括:一、对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合理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和洗衣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二、外籍个人因到中国任职或离职,以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搬迁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三、对外籍个人按照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四、对外籍个人取得的探亲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五、对外籍个人取得的语言培训费和子女教育费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以上免征个人所得税补贴均需依法提供相关凭证,由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免税。

 

自2004年1月1日起,受雇于我国境内企业的外籍个人(不包括香港澳门居民和个人),因家庭等原因居住在香港、澳门,每个工作日往返于内地与香港、澳门等地区,由此境内企业(包括其关联企业)给予在香港或澳门住房、伙食、洗衣、搬迁等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的补贴,以及上述外籍个人就其在香港或澳门进行语言培训、子女教育而取得的费用补贴,凡能够提供有效支出凭证等材料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为合理的部分,可以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相比较而言,我国外国人就业的相关立法在个人所得税方面比社会保险方面有更为完善详细的规定。为了更好的维护在华就业外国人的合法权益,各地政府需要尽快出台关于社保缴纳和待遇标准的具体细则。

 

四、 结语

 

随着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我国在不断加快“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步伐,出入境的交流、旅游、贸易、探亲等活动日益频繁。在此时此境,出入境管理和外国人就业方面的立法规范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2013年是我国出入境管理立法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越的一年,两个重要立法的颁布为各地相关部门进一步出台配套规定勾勒了大致方向和框架。我们展望,接下来各地相关部门能出台更具操作性的制度,将外国人在华就业问题在细节上丰富化、完整化。

 

 

注释:

 

【1】 《暂行办法》第二条:“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是指依法获得《外国人就业证》、《外国专家证》、《外国常驻记者证》等就业证件和外国人居留证件,以及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在中国境内合法就业的非中国国籍的人员。”

 

【2】《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 “与境外雇主订立雇用合同后,被派遣到在中国境内注册或者登记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工作的外国人,应当依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商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由境内工作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

 

【3】《税法》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所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4】《实施条例》第三条:“前款所说的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

 

【5】《税法》第六条:“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6】《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减除费用标准为1300元。”

[:zh]

企业招聘外国人相关法规及注意事项

企业招聘外国人相关法规及注意事项

中国自1986年推出《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后,签证政策鲜有更改;而仅2013年我国就相继颁布了两部至关重要的法律: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的《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以及2013年9月1日起施行的《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体现了在新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下,我国出入境管理立法对新的现实需求所作出的及时回应。新《条例》是我国在出入境管理立法领域的一次创新的探索,不仅体现在其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还有更具服务性和人性化的政策,更透明公开的外国人信息等等。

 

而具体到外国人就业方面,社会保险以及个人所得税的缴交则是绕不开的话题。由于其与客观现实情况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瞬息万变地在发展,此领域更加需要我国立法对新的现实需求和问题灵活作出调整。本文将介绍新《条例》的主要变化和改善,以及我国对在华外国人征缴社会保险以及个人所得税的现行规定进行简要分析

 

一、 新《条例》的亮点

 

1. 签证种类由八类变为十二类

 

根据外国人申请入境事由的不同,我国原将普通签证分成八类:D字、Z字、X字、F字、L字、G字、C字、J字,其对应的事由分别是定居、工作、学习、访问、旅游、过境、乘务、记者,取入境事由中文拼音首字母来标注签证种类。

 

这种分类的缺陷在于,F类(访问)和L类(旅游)会涵盖多种入境事由,探亲、旅游以及处理私人事务的人员都会持L类签证入境,造成签证种类与入境事由的对应性不强,会对外国人入境后的管理和服务带来困扰。《新条例》将现行F字、L字签证进行了拆分,增加了Q类(探亲)、R类(人才)、M类(商贸)和S类(因私),使得签证类别能够准确地反应出外国人入境的事由,便于对入境外国人实行精细化管理,而增设的几种签证类型也迎合了我国实践中的需求。

 

2. 聘用外国人工作的单位有报告义务

 

新《条例》还规定了聘用外国人工作或者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单位的报告义务,规定:外国人离职或者变更工作地域、招收的留学生因为毕业等原因离开原招收单位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报告。对此,《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同样规定了被聘用的外国人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被解除后,该用人单位应及时报告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交还该外国人的就业证和居留证件,并到公安机关办理出境手续。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外国人的管理,新《条例》还规定了以下情形用人单位应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报告:聘用的外国人、招收的外国留学生违反出境入境管理规定的;聘用的外国人、招收的外国留学生出现死亡、失踪等情形的。

 

二、 外国人社会保险的缴交

 

1. 我国对外国人缴交社会保险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适用范围

 

2011年7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社会保险法》”)实施,2011年9月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对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在中国参加社保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其中,《暂行办法》第二条定义了何为“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1】,根据该定义,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籍自营职业者并未被包括在内,因此,我们认为外籍自营职业者目前并没有参加中国社会保险的义务。

 

2. 外国人可缴纳的险种以及现实冲突

 

《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外国人与境外雇主订立雇用合同后在境内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工作的,应当参加五险,由境内工作单位和本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2】但若按照此条规定强制征收五险可能会带来双重征收的问题,因为在实践中许多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都已经参加由其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商业保险,或者已在本国缴纳同种类险种。

 

除了双重征收的问题,由于现实中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与中国籍职工的客观情况不尽相同,难以对其按照中国籍职工的标准提供社会保险待遇。比如说,在医疗保险待遇方面,中国医疗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此外,沟通问题也有可能影响甚至延误治疗,考虑到这些因素,许多外籍员工会倾向于选择在本国就医,或者在中国的某些并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的医疗机构就医,为了使外籍员工能够真正享受到中国医保,我们可能需要对医保报销范围作出一定调整。而在失业保险待遇方面,由于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国人失业后将注销其就业证及居留证件,难以在中国境内长期合法居留以寻找新的工作,因此实际上外国人很难比照中国籍职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三、 在华外国人个人所得税的缴交

 

1. 在华外国人需缴交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个人应当就从中国境内和境外所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3】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外国人,应就中国境内和境外所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外国人,根据其在中国境内居住时间的不同,要承担的纳税义务也有所不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义务问题的通知》,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或在我国对外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规定的期间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183日的外国人,就其境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申报个人所得税,由中国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该雇主的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免于申报;若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90日,或在我国对外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规定的期间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183日但不满一年,应就在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中国境外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除担任中国境内企业董事、高管的情形以外,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而不超过五年的外国人,其在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应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临时离境工作【4】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仅就由中国境内企业支付的部分申报纳税;在中国境内居住超过五年的外国人,应就所有在境内和境外企业的取得的个人所得申报纳税。

 

2. 在华外国人缴纳个人所得税可以减除费用

 

考虑到在华就业外国人群体的特殊性,《税法》规定外国人个人所得税的缴交可以给予一定的减免。【5】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进一步规定:“《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3500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数额的费用。”【6】

 

综上所述,外国人在华缴纳个人所得税应总共减除4800元再开始计算。至于该附加减除费用的适用对象,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包括:一、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二、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三、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人员。

 

3. 外籍个人取得有关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除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方面的特殊规定,我国还规定了外籍个人取得以下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包括:一、对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合理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和洗衣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二、外籍个人因到中国任职或离职,以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搬迁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三、对外籍个人按照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四、对外籍个人取得的探亲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五、对外籍个人取得的语言培训费和子女教育费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以上免征个人所得税补贴均需依法提供相关凭证,由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免税。

 

自2004年1月1日起,受雇于我国境内企业的外籍个人(不包括香港澳门居民和个人),因家庭等原因居住在香港、澳门,每个工作日往返于内地与香港、澳门等地区,由此境内企业(包括其关联企业)给予在香港或澳门住房、伙食、洗衣、搬迁等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的补贴,以及上述外籍个人就其在香港或澳门进行语言培训、子女教育而取得的费用补贴,凡能够提供有效支出凭证等材料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为合理的部分,可以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相比较而言,我国外国人就业的相关立法在个人所得税方面比社会保险方面有更为完善详细的规定。为了更好的维护在华就业外国人的合法权益,各地政府需要尽快出台关于社保缴纳和待遇标准的具体细则。

 

四、 结语

 

随着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我国在不断加快“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步伐,出入境的交流、旅游、贸易、探亲等活动日益频繁。在此时此境,出入境管理和外国人就业方面的立法规范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2013年是我国出入境管理立法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越的一年,两个重要立法的颁布为各地相关部门进一步出台配套规定勾勒了大致方向和框架。我们展望,接下来各地相关部门能出台更具操作性的制度,将外国人在华就业问题在细节上丰富化、完整化。

 

 

注释:

 

【1】 《暂行办法》第二条:“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是指依法获得《外国人就业证》、《外国专家证》、《外国常驻记者证》等就业证件和外国人居留证件,以及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在中国境内合法就业的非中国国籍的人员。”

 

【2】《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 “与境外雇主订立雇用合同后,被派遣到在中国境内注册或者登记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工作的外国人,应当依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商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由境内工作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

 

【3】《税法》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所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4】《实施条例》第三条:“前款所说的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

 

【5】《税法》第六条:“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6】《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减除费用标准为1300元。”

[:]

简历投递resumejobbox@qq.com登录投递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谢谢支持丨www.jobsapk.com丨如未注明,均为原创 转载请注明:企业招聘外国人相关法规及注意事项 | jobcolour

headhuntchinajobbox

发表评论


表情